为了加强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急需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管理制度。市城管委起草了《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出台和落实,可更高效地将垃圾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垃圾处置后端的繁琐,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综合利用,进一步达到节约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关于加快构建供排净治一体化管理体制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旨在以改革为动力,建立供水排水净水治水一体化思维,优化治水管水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促进“人城产”融合发展,为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
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按照“一个机构、四个功能区”的功能要求规划设计,“一个机构”:即区域应急指挥部,负责区域中心的日常建设、管理、训练、保障等工作,承担区域应急救援指挥协调、物资调运等任务。“四个功能区”:即综合救援功能区、培训演练功能区、物资储备功能区、航空保障功能区。项目用地68582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5665.80平方米,主要由指挥、培训、航空保障、装备储运、营房生活等建筑群及实训演练场景设施(含构筑物)组成。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的建设实施将有力支撑全国应急救援体系的搭建与完善,
西区垃圾压缩站项目服务区域主要为高新西区西园街道和合作街道,设计生活垃圾转运规模为400t/d,厨余垃圾处理规模20t/d,大件垃圾处理规模20t/d,园林垃圾处理规模8t/d。通过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提高高新西区合作街道和西园街道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水平,逐步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生活垃圾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实现高新西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管理目标。
为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和省委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推进会关于“编制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安排部署,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进一步壮大主干、做强极核,在成渝地区形成东西呼应、相向发展的战略格局,依据《关于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符合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的处理好中心与区域的关系,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
成都新建医废处置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9847.65m2,总建筑面积约16477.64m2,设置3条30吨/日医疗废物焚烧处置线,两用一备,并预留一条建设位置,正常处置60吨/日,年处置医疗废物能力达19800吨。该项目是成都市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短板、提升重大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成都市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分解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压力的重要抓手,属于成都市抢险救灾工程。
规划与政策咨询事业部
028-8679 8200项目咨询事业部
028-8777 3420投资咨询事业部
028-8753 0405评审事业部
028-8777 3422造价咨询事业部
028-8771 3043项目管理事业部
028-8779 1990市场经营与合同管理部
028-8779 8401低碳经济研究中心
028-8753 0405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
028-8777 3422